天安門事件
六四事件,又稱八九民运、八九学运、天安門事件或六四天安門事件,中国官方称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广义上指1989年4月中旬开始的以悼念胡耀邦活动为导火索、由中国大陆高校学生在北京市天安门广场发起、持续近两个月的全境示威运动;狹義上指六四清场,即1989年6月3日晚間至6月4日凌晨,中央军事委员会调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戒严部队、武装警察部队和人民警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对示威集会进行的武力清场行动。
六四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該事件以武力鎮壓结束,标志着自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国大陆推动的后期政治体制改革失败。赵紫阳、胡启立、鲍彤等中共溫和派高层事後被撤职,而胡耀邦已在八六学潮後辞去中共中央总书记一职,於是1980年代被官方不同程度推動的自由化改革以及民间的“新启蒙运动”也就此停止,此後官方只批准了很少数量的遊行活動。不過六四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天安门清场后,欧美等西方国家多对镇压行为表示谴责甚至進行制裁,亚非拉等地的发展中国家则多对镇压行为表示同情或者支持;尽管苏联及东欧国家看法不一,六四的慘痛後果令1989年年底东欧出現自由化呼聲時沒有發生流血衝突,學運最終仍有多少影響到前蘇聯勢力範圍內與東亞民主化浪潮的成功。只是在中國,六四事件的後果除了造成政治环境大幅度收緊,在經濟方面也直接导致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开放的放缓,直至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才重新提速。此外,因六四事件发生,邓小平在不久后做出退休的决定,故其任内推行的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被延续下来,此后完成了三任领导人的权力交接,直至習近平2018年修宪后被废除。
迄今在中国大陆,六四事件仍然是高度敏感的历史事件。除非遇到必须提及该事件的场合(如党史、悼词等),事件相关用语与资料一般不会出现在官方媒体上。民间网络评论往往会遭平台屏蔽或删除;为了规避审查,民间往往会使用各种代号指代六四事件。
- 勿忘天安門事件!流亡港人:台灣是少數可公開紀念六四的地方了 - 奇摩新聞 250602 1455
- 六四天安門事件的教訓已經來到台灣- 節目 - rti.org.tw 250602 1800
- 六四前夕男翻越天安門柵欄遭逮 北京當局未表態 | 公視新聞網 PNN - 公視新聞網PNN 250603 1948
- 六四學運領袖王超華:保存記憶才能通往美好未來| 兩岸 - 中央社 CNA 250603 1359
- 六四36週年!87歲天安門母親張先玲:砥礪前行為死難者討回公道 - 聯合新聞網 250602 1530
- 六四36週年天安門母親籲政治問題法律解決- 新聞 - rti.org.tw 250603 1608
- 再有6名難屬離世-張先玲等108名-天安門母親-追責北京卅年不停息 - RFI 250602 2134
- 八炯現身天安門、閩南狼被中國公安逮捕?…真相都與「64」有關 - 自由時報 250603 2240
- 六四前中共全面維穩 天安門廣場成高壓禁區 - 大紀元 250603 1329
- 六四36週年香港噤聲 台灣紀念活動收到恐嚇信 - DW 250603 1215
- 「六四」36周年天安門罕見一幕黑衣男衝向升旗禁區被捕– RFA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 - Radio Free Asia 250603 1941
- 「六四事件」滿36周年 陸委會籲中共正視「六四」真相 - 台灣好新聞 250603 2200
- 六四天安門36周年前夕 蔣萬安:要面對歷史「不認同血腥鎮壓」 - 奇摩新聞 250603 2129
- 為中國民主全球接力紀念六四| 六四| 天安門事件| 中共暴政 - 台灣大紀元 250603 2127
- 六四36週年 洛杉磯「六四紀念館」開幕 - 客新聞 HakkaNews 250603 1530
- 六四天安門週年前夕 蔣萬安:歷史應該要面對 - 自由時報 250603 1829
- 勿忘天安門事件!流亡港人:台灣是少數可公開紀念六四的地方了| 國際焦點 - 太報 TaiSounds 250602 1455
- 六四36周年 海外人權堅守者洛杉磯再聚首 - 大紀元 250603 1302
- 台民團辦六四晚會遭脅 天安門母親:36年監控嚇不倒 -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250603 0741
- 六四天安門事件36周年 台灣成華語地區唯一可悼念之地 流亡港人「人權展」分享經歷 - 奇摩新聞 250603 112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