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 星期三

[中國] 關於 中國 @ 20241210

中國

中國,傳統觀念指位於天下正中的國家。原指包括河南省及附近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地區。歷代王朝政權透過與周邊各政權的交流與征戰,中國的疆域版图几经扩张与缩减,目前擴及黑龍江流域、塞北、西域、青藏高原及南海諸島等地。現今,国际上广泛承认代表「中国」的政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华夏是人类的文明摇篮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方国制度以共主為首;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两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建立中華民國,中國的政體從君主制轉為共和制。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1949年10月1日,由中國共產黨執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國國民黨执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則在該年底撤退至台灣,形成兩岸分治的现状。在聯合國系統内,中華民國政府曾長期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
中國經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更替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自明清以来,由于保守的對外政策,實行海禁,以及受重农抑商思想和对于工业的轻视,中國工业化程度发展较慢。而西方國家在19世纪工业革命後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優勢,而同时期的西方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以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也快速发展,致使中国經濟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國形成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格局。作为其主体的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阴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也有豐厚的成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林岱樺] 關於 林岱樺 @ 20250221

林岱樺 林岱樺(1972年8月4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高雄縣鳳山市市長林三郎之女,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曾於2008年敗選後短暫擔任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2011年重返立法院並連任至今,2012年與2016年兩度以全高雄市最高票當選連任。 - 林岱樺涉貪遭檢調帶...